《清史稿·高士奇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2-23 10:46:26
清史稿
原文:
高士奇,字澹人,浙江钱塘人。幼好学能文。贫,以监生就顺天乡试,充书写序班。工书法。康熙十七年,圣祖降敕,以士奇书写密谕及纂辑讲章、诗文,供奉有年,特赐表里十匹、银五百。二十六年,上谒陵,于成龙在道尽发明珠、余国柱之私。驾旋,以成龙言问士奇,亦尽言之。上曰:“何无人劾奏?”士奇对曰:“人孰不畏死。”帝曰:“若辈重於四辅臣乎?欲去则去之矣,有何惧?”未几,郭诱疏上,明珠、国柱遂罢相。二十七年,山东巡抚张汧以赍银赴京行贿事发,逮治,狱辞涉士奇。会奉谕戒勿株连,於是置弗问。士奇因疏言:“臣等编摩纂辑,惟在直庐。宣谕奏对,悉经中使。非进讲,或数月不觐天颜,从未干涉政事。独是供奉日久嫌疑日滋张汧无端疑怨含沙污蔑臣将无以自明幸赖圣明在上诬构难施但禁廷清秘,来兹萎斐,岂容仍玷清班?伏乞赐归田里。”上命解任,仍领修书事。二十八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幸士奇西溪山庄,御书“竹窗”榜额赐之。三十三年,召来京修书。士奇既至,仍直南书房、三十六年,以养母乞归,诏允之,特授詹事府詹事。寻擢礼部侍郎,以母老未赴。四十二年,上南巡,士奇迎驾淮安,扈跸至杭州。及回銮,复从至京师,屡入对,赐予优渥。上顾侍臣曰:“朕初读书,内监授以四子本经,作时文;得士奇,始知学问门径。初见士奇得古人诗文,一览即知其时代,心以为异,未几,朕亦能之。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寻遣归,是年卒於家。上深惜之,命加给全葬,授其子庶吉士舆为编修。寻谥文恪。
(节选自《清史稿》卷五十八)
译文/翻译:
高士奇,字澹人,浙江钱塘人。小时候就喜欢学习擅长写文章。家里很贫穷,以监生的身份前往顺天参加乡试,充任书写序班。工于书法,康熙十七年,圣祖颁发诏书,因为高士奇写过秘密的谕旨,并编辑过讲章、诗文,侍奉皇帝多年,特地赐给他衣料十匹、五百两银子。二十六年,皇上到陵墓前拜谒,于成龙在路上极力揭发纳兰明珠、余国柱的谋私之事。皇帝回来后,拿于成龙说的话问高士奇,他也全部如实说了。皇上说:“为什么没有ren6*弹劾上奏?”高士奇回答说:“人谁不害怕死。”皇帝说:“你们这几个人的地位比四位辅臣重要吗?想除掉他们就除掉了,有什么害怕的?”不久,郭琇上疏,纳兰明珠、余国柱最终被罢免宰相。康熙二十七年,山东巡抚张汧带着银子到京城行贿的事情被揭露,被逮捕惩治,他的供词中涉及到高士奇。恰逢皇上下令告诫不要牵连他人,于是释放了他不再审问。高士奇因此上疏说:“我等负责编辑,只在值宿之处。皇帝命令宣召回答问题,都是经过宫中的使者。如果不是为皇帝讲解诗书文史,有时候几个月不能见到皇帝,从来没有干涉过政治上的事情。只可能是侍奉皇帝的时间久了,嫌疑就逐渐滋生。张汧无缘无故的猜疑怨恨,含沙射影污蔑我,我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幸亏仰赖皇上圣明,诬陷之事难以实施。但是宫禁之地,招来这样的谗言,难道可以容忍玷污清贵的官班吗?乞求赐予我回归家乡。”皇上下令解除他的职务,仍然管辖修书的事情。二十八年,他跟随皇上南巡,到杭州,皇上到高士奇的西溪山庄,亲笔书写“竹窗”的匾额赐予他。康熙三十三年,皇上下诏让他到京城修书。高士奇来到后,仍在南书房值宿。三十六年,高士奇因养育母亲乞求回乡,皇上下诏允许了,特地授予他詹事府詹事。不久提拔他为礼部侍郎,他因为母亲年老没有赴任。四十二年,皇上南巡,高士奇在淮安接驾,随皇帝到杭州。等到皇帝回宫,他又跟从皇帝回到京城,多次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文;得到高士奇后,才了解了做学问的门径。最初看到高士奇拿到古人的诗文,一看就知道它们的时代,心里感到很惊奇,不久,我也能做到这样。高士奇没有战功,但是我待他优厚,因为他大大增进了我的学问。”不久遭贬谪回乡,这一年,高士奇在家中去世。皇上感到很惋惜,下令让他全葬,授予他的儿子庶吉士高舆为编修。不久赐予他谥号文恪。
《清史稿·高士奇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游大林寺白居易(唐) [原文] 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辈(中考原题为“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②东、西二林,抵化
- 宋必达传的文言文鉴赏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请尽蠲逋赋以
- 《易传·彖传上·噬嗑》 文言文及释义作者:佚名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译文
- 同步练习文言文同步练习文言文一、形近字组词。弈()俱()援()盂()奕()惧()缓()孟()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
- 郭进治第郭进有才略,累有战功。尝刺邢洲,今锦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 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及宾客庆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
- 文言文《满井游记》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茗 míng 罍 léi 髻鬟 jì huán 汗出浃背
- 《富郑公神道碑》文言文阅读训练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仲永之通悟仲永之通悟[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
-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 《太祖视事东阁》文言文翻译《太祖视事东阁》本文出自《典故纪闻》,主要是讲太祖节俭,参军宋思颜敢于说出忠言,他担心太祖只是流于现在,而不会坚持
- 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
- 归有光文言文翻译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 八年级下文言文归类一、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3、食之不能尽其材:
- 范述曾,字子玄,吴郡钱唐人也。幼好学,从余杭吕道惠受五经,略通章句。道惠学徒常有百数,独称述曾曰:“此子必为王者师。”齐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
- 勿昧所有勿自夸耀文言文及译文勿昧所有,勿自夸耀原文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放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 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
- 元史原文:太平,字允中,初姓贺氏,胜之子也。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太平资性开朗正大,虽在弱龄,俨然如老成人。始袭父职。元统初,迁御史中丞。时
- 《商汤见伊尹》文言文翻译导语:《商汤见伊尹》是一篇古文,商汤是商朝的创建者,伊尹是商初大臣。起初,伊尹作为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辅佐商
- 孙嘉淦,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嘉淦故家贫,耕且读。康熙五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世宗初即位,命诸臣皆得上封事。嘉淦上疏陈三事:请亲骨肉
- 课外文言文《赵普》拓展训练一、阅读古文《赵普》,完成15题。(共10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 《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