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07 03:18:19
蒲留仙写书
原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
故笔法超绝。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先生尝曰:“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其高傲如此。继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执不可。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阅读训练
[提示]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1、解释文中带阴影的词。
居(居住) 于(向) 置(放置)
语(搭话) 是(这样) 方(才)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担任,动词) ②故 故笔法超绝(所以,副词)
凡为足下道者(向,介词)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名词)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
“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3分)
答:(1): 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
(2):①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注释
(1)抗于:学习某人欲与之匹敌,称抗于。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 于龙门。
(2) 尤: 格外,十分。
(3)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4)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5)或:有时。
(6)已:止,停止。
(7)蒇(chǎn):完成。
(8)故:所以,因此。
(9)落拓无偶:因不随从世俗之见,显得孤傲。
(10) 临:到,来
(11)贮:储藏、装着
(12)具:准备
(13)置:放置
(14)王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下文“渔洋”即指他。
(15)刊:出版
(16)鉴:了解,感到
(17)急足;急行传达信件的人
(18)蒲留仙: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清代作家。
(19)无偶:没有朋友。一说无比,不能匹敌。
(20)方:才
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王阮亭听说先生的大名后,特地来拜访他,他却避而不见,拜访了三次都是如此。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人(指的是王阮亭)虽然风流儒雅,但终究是富贵气象,我是一介农夫不方便与其来往。”可见先生品格是多么高尚。后来王阮亭(号渔洋山人)想花三千金买下先生的稿件,替他刊登,他执意不肯。王阮亭又找人几次去请先生,先生感激他的诚恳,于是让使者赶快步行去给他送稿件。阮亭一晚上就把稿件读完又略微加以批注,使者仍将批注完的稿件带回。当时的人们都佩服先生的高雅品格,认为他特别突出,与世俗难合。
启示
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不断积累材料,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概括蒲松龄“笔法超绝”原因
(1)搜奇说异
(2)归而粉饰
(3)持之以恒
主要是以谈狐说鬼形式来揭露当时现实黑暗官吏罪恶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晏殊传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晏)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
- 郑人买履经典文言文赏析郑人买履 作者: 淮南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
- 文言文《曹刿论战》练习题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6—10题。(12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
- 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寓言原文: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
- 宋史原文: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淳化三年举进士,补伊阙尉。咸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边事,召对,拜殿中丞。久之,直史馆、知浚仪县。
- 董叔攀附权贵原文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
- 原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
- 富郑公神道碑(宋)苏 轼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
- 归有光原文:清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
- 原文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
-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
- 彭阳王勰,字彦和。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启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许,乃毁瘠三年,弗参吉庆。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
- 文言文教学特点文言文不是像希腊文、拉丁文那种全死的外国文字,而是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唐德刚先生语,见《胡适口述自传》汉译本第200页注文
- 《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因为古时候的钟和铃都是乐器,所以掩耳盗钟后来逐渐变成了掩耳盗铃,后人用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比喻自欺欺人。下面是小编整理
- 文言文阅读:《明帝说日》作者:刘义庆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②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③。因
- 和尚敬茶文言文翻译及阅读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
- 袁中道原文: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
- 《心术》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作《权书》中的一篇。这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而以治
- 二歌者传 戴表元 咸淳、德佑中,杭州有善歌者十人,以才貌闻于天下,兵乱流落皆相失。其一人为一武帅得之,绝幸,有赀权。而一人嫁为民妻,在武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