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饧不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27 06:42:25
锡饧不辨
原文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时,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阅读训练
一、 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1.见其迎求溢户
2.原礼心异之
二、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1.去
偶一求药者既去(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2.叩
叩其故( )
叩石垦壤( )
3.殊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 )
殊不沾污( )
临煎加锡一块( )
4.临
临煎加锡一块(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参考答案
一、 1.迎求(请求,请求他给看病的人;动词活用为名词);2.异(奇怪,认为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二、1.去:离开;距离。2.叩:问;敲打。3.殊:竟然;丝毫。 4.临:将要;靠近。
【阅读提示】
滥竽充数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中的南郭先生已成了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代表人物。其实历史上这种人已不足为奇,由于他们的浅薄无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翻译
明朝的名医戴原礼曾经到京城,他听说有一个医生医术非常高明,治病立即见效,于是亲自去察看情况。看见那些上门求医的人充满了门庭,忙碌得没有空闲。偶然一个买药的人已经离开,(那个名医)跑了上去告诉他说:“在煎药之前加入一块锡。”戴原礼听了以后心里感到奇怪,便询问那个医生是什么缘故,医生说:“这只是古代的药方罢了。”竟不知道古方说的其实是“饧”字,也就是糯米煎成的糖。唉,当今的庸医胡说自己对古方非常熟悉,大多只是连锡、饧都分不清楚的人罢了!
注释
1 明:明朝
2 尝:曾经
3 术:技术
4 辄效:就见效
5 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6 求:上门求诊的人
7 溢:满
8 暇:空闲
9 既:已经
10 去:离开
11 临:等到
12 叩:询问
13 尔:同“耳”,罢了
14 乃:是
15 饧(xíng):同“糖”
16 嗟(jiē)乎:唉,叹词
17 庸(yōng):平庸,此指医术不高
18 妄谓:胡说
19 熟谙(ān):熟悉
20 大抵:大都
21 甚:非常
22 妄谓:胡说(妄:胡乱)
议论句
今之庸医妄谓熟谙(ān)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作用:画龙点睛,暗示人们不要迷信庸医之言,以免上当受骗,也提醒那些不学无术,滥竽充数之徒将受到人们的嘲讽。
道理
这个故事不仅引人发笑,更启人深思。讽刺一些不高明的医生。它说明了读文言文时“识字”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医生分不清医书的锡、饧,轻则影响医疗效果,重则伤及性命;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对识字、辨字决不能掉以轻心、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自以为是,不然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失误。本文还讽刺了那些盲目从众,听信传言,去看庸医的百姓。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孔雀东南飞》一、一词多义1、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
- 学弈文言文赏析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小编整理了学弈文言文赏析,欢迎欣赏与借鉴。学弈孟子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诸葛亮《出师表》)(
- 文言文知识总结之望江南·梳洗罢【原文】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翻译】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
- 晋书原文:周玘,字宣佩,周处长子,强毅沈断有父风。闭门洁己,不妄交游,士友咸望风敬惮焉,故名重一方。弱冠,州郡命,不就。刺史初到,召为别驾从
- 崔谦,字士逊,博陵安平人也。谦幼聪敏,神彩嶷然。及长,深沉有识量。历观经史,不持章句,志在博闻而已。每览经国纬民之事,心常好之,未尝不抚卷叹
- 狼文言文习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
- 欧阳修《海陵许氏南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海陵许氏南园记欧阳修高阳许君子春,治其海陵郊居之南为小园,作某亭某堂于其间。许君为江浙、荆淮
- 彻里帖木儿,阿鲁温氏。祖父累立战功,为西域大族。彻里帖木儿幼沉毅有大志,早备宿卫,擢中书直省舍人,遂拜监察御史。时右丞相帖木迭儿用事,生杀予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
- 史记原文: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
- 史记·佞幸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高祖有籍孺以佞幸
- 高一语文文言文攻略之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借代方法“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
- 严光《九诫》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严光《九诫》原文及翻译严光【原文】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妒者,亡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
- ①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①,何拜之有?”于是成共嘉之。②太守王
- 文言文主观翻译题的八个关注点关注点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 * 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
- 高启原文: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
- 春望文言文翻译《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春望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 伍子胥文言文阅读练习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