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者,颖川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14 07:59:20
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遂饮药死。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击吴楚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节)
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刭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汉书•袁盎晁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B.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C.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D. 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名”是指战国时以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B.《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是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C.“孝文”是指汉文帝,“孝文”是他的庙号。汉代因为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庙号中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武等。
D.“赵母指括”是指战国时赵括出征,他的母亲上书称儿子虚骄鄙吝,缺乏实际的治军才能,后来赵括兵败,赵母因为上书没有被牵连治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错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年轻时因善于援引《尚书》上奏而被皇上看重;担任太子属官时进言多不被皇上采用,但太子一直很欣赏他的主张。
B.晁错因要削减诸侯的封地而招致诸侯及大臣们的反对,他的父亲看出晁错身处险境,从颍川赶来劝说,甚至以死相劝,晁错却不为所动。
C.晁错被杀后,邓公带兵作战归来,他认为,吴楚谋反是蓄谋已久的,杀晁错并不能阻止七国之乱,反而让天下之士不敢说真话。
D.在班固看来,晁错削藩,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刘氏王朝的统治,是“为国远虑”,是把个人生死置于度外的。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5分)
(2)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参考答案
10.D
11.C 这是谥号,不是庙号。
12.B 父亲并不是以死相劝。而是怕受到他的牵连。
13.(1)晁错回来,随即上奏利国利民之事,援引《尚书》来解说。皇帝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因、便宜事、书、陈说各一分,大意一分)
(2)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计画、卒、杜、窃各一分,大意一分)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他曾经在轵地张恢先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法,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汉文帝时,天下没有研习《尚书》的人,唯独听说济南人伏生是先前秦朝的博士,研习《尚书》,已经九十多岁。于是诏令太常派人前往受其学业,太常派晁错到伏生那里去学习《尚书》。回来,随即上奏利国利民之事,援引《尚书》来解说。皇帝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因为能言善辩得宠于太子,太子家叫他“智囊”。在孝文帝时,晁错屡次上书,陈说消除诸侯权势之事,以及法令中尚需改进之处,奏书上了几十次,孝文帝不听,然而认为他是个奇才,升职为中大夫。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备受宠信,超过了九卿,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旁系亲属的封地,收回他们的近旁诸郡。奏疏上报,皇上让王公大臣们集中讨论,没有人敢非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都痛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人们议论纷纷很多埋怨你的,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于是喝毒药zi6*杀了。死了十余天,吴国楚国等七个诸侯国果然以诛杀晁错为名zao6*反了,等到袁盎、窦婴进言劝说,皇上便诏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斩。
晁错已经死了,谒者仆射邓公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你从军中而来,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罢兵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沉默很久,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新唐书原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
- 记棚民事梅曾亮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
- 《金农与苍头》文言文阅读训练金农与苍头寿门①所得苍头②,皆多艺。其一善攻砚,所规模甚高雅。寿门每得佳砚石,辄令治之。顾非饮之数斗,不肯下手。
- 南史原文: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
- 介之推不言禄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
- 课外古诗十首赏析《赠从弟》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
- 《钴鉧潭记》的文言文翻译《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文中通过记叙钴鉧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
- 宋濂原文: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
- 三国志原文: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潜私谓所亲王粲、司马芝曰:“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遂南适
- 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高中的文言文部分学习也很重要,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
- 《睽车志》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阅读。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乞得钱,则市盐酪①径归,尽则更出。日携
- 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及译文原文: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
-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文言文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1、《文言文两则》练习一、形近字组词。弈( ) 俱( ) 援( ) 盂( )奕( ) 惧
- 苏轼原文: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
- 北史原文:李绘,字敬文。六岁便求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许,遂窃其姊笔牍用之,未逾晦朔,遂通《急就章》,内外以为非常儿。后敕撰五礼,绘与太原
- 初中文言文教学对策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对策一、诵读文本——享受古韵的凝香精华1.坚持范读,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
- 描写秋天的古诗 &nb
- 旧唐书原文: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
-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要对现今多元化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价值和目的进行再认识。进行中
- 旧五代史原文: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先是,父旅殡在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