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考查比较多的词及其词义

高中文言文考查比较多的词及其词义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11 11:32:49 

标签:

高中文言文考查比较多的词及其词义

学习重点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通假现象。

2.学习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题,大多数文言实词具有对义性,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每年必考。2006年《考试说明》在这一考点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考查的实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并且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类。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一、词的古今异义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微殊”的词,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这类词的演变情况是:

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2.词义缩小。如“今”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4.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5.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

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史记刺客列传》

6.感qing6*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二、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把握一词多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界,引申义为旁边,如“河畔”“桥畔”,“畔”与“叛”同音,又可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蚓无爪牙之利”本义是爪牙,其现在的比喻义为得力的帮凶和武士,并没有贬义。

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一词虽然出现多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思,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来确定。

三、根据字音推断词义,掌握常用通假字

解读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假的原则是“音同”或“音近”。因此,在一个句子中如果遇上不会翻译的“障碍字”,不妨联系上下文,根据音同音近而相通的现象大胆推断,只要在具体语境中能够讲通,则有可能就是通假字。

如:“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鸿门宴》)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劝学》)

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下面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6年全国高考第8题)A.远与恢素善。善:友好

可以联系司马迁的《鸿门宴》的“善”友善、交好,“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文言中的“书”可组词为“书信”。

齐人未附 附──归附、归顺

齐人追亡逐北北──败北,指败逃者

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

古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

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和“被”同义,都是“被”的意思。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对“逸豫”,词义相反。

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即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伦:类

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语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如:“不赂者以赂者丧”赂即贿赂

6.语境分析推断。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例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同出《石钟山记》,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

总之,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我们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设题上还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以上方法大胆猜读、合理推测,真正做到顺利阅读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直道可行文言文翻译导语:直道可行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官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直道可行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直道可行
  • 郑人买履经典文言文赏析郑人买履 作者: 淮南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
  • 初中文言文片段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参考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郑遨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
  • 师旷撞晋平公文言文阅读题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
  • 三国志原文:贾诩字文和,武威姑 * 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
  • 梁书原文: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淹狱中上
  • 初中文言文节选阅读及答案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在。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
  • 报刘一丈书的文言文及译文〔明〕宗臣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
  • 搜神记原文: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穿红衣服的骑士),呼班云:“泰山府君(招收魂魄的神)召。”班惊楞,逡
  •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建炎三年,金人再至,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①。高宗嘉纳,特
  • 孙泰文言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孙泰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孙泰原文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
  • 中山公王衮文言文翻译中山恭王曹衮也是曹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山公王衮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点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
  •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填空范晔,字 蔚宗 , 南朝宋 时期历史学家。《后汉书》是一部记载 东汉 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
  • 张岱西湖七月半①张岱②①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
  • 周瑄,字廷玉,阳曲人。由乡举入国学。正统中,除刑部主事,善治狱。十三年迁员外郎。明年,帝北征。郎中当扈从者多托疾,瑄请行。六师覆没,瑄被创归
  •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
  • 孔道辅,字原鲁,孔子四十五代孙也。道辅幼端重,举进士第,为宁州军事推官,数与州将争事。有蛇出真武殿中,一郡以为神,州将帅官属往奠拜之。道辅径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