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29 22:21:02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平日学问)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建造
B.诸将效首虏 效:呈献
C.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顾:只是
D.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连:统率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韩信用兵“用权谋”的一组是
①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②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
③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④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
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⑥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先选轻骑持汉红旗隐蔽山上,乘机更换旗帜扰乱赵军军心;又背水布阵,迫使汉军殊死作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胜利。
B.诸将对韩信反常规背水布阵,并说今日破赵会餐不信服,所以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胜利后经韩信解释,佩服不已。
C.赵军事先占据便利形势,看见汉军阵形后大笑轻敌,在韩信等佯弃鼓旗逃走后又空壁逐利,中计丢失军营,大乱而败。
D.井陉口之战,韩信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活用兵法,取得胜利,所以,他虽没有兵书传世,仍可考察出他善用“变诈之兵”。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3分)
(2)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4分)
(3)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3分)
参考答案
5.A(3分。树起)
6.C(3分。②鼓舞士气,也表现了韩信的自信;⑤表现韩信对广武君的尊重;⑥解释背水一战的原因)
7.B(3分。“阳奉阴违”错)
8.(1)韩信就下令军中不要杀广武君,有能够活捉(他)的人悬赏千金。(3分,“毋”、“购”各1分,语言通顺1分)
(2)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4分,“今”、“走”、“宁……乎”各1分,语言通顺1分)
(3)都本原于平常的学问,并不是用危险的事来尝试。(3分,“本”、“以危事尝试者”各1分,语言通顺1分)
(1)“购”字译为“奖赏”、“奖励”、“赏”均可;
(3)“本”字译为“源于”、“来自”、“依据”、“依靠”、“出自”、“本自”、“以……为本”均可。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功名的文言文翻译功名文言文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以下是
-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
- 聊斋志异原文: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值科试,公
- 南史原文:王敬则,临淮射阳人也。性倜傥不羁,好刀剑。元徽二年,随齐高帝拒桂阳贼于新亭,大破贼水军。事宁,带南泰山太守、右侠毂主,转越骑校尉、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选段,并回答问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 宋史原文: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
-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
- 文言文《滥竽充数》全文及翻译《滥竽充数》是小学教材里一篇重要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滥竽充数》全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
- 论佛骨表韩愈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
- 欧阳修原文:①郑之盗,有入樊侯庙刳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风雨雹,近郑之田麦苗皆死。人咸骇曰:“侯怒而为之也。”②余谓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沛公至
- 《左传·哀公·哀公三年》 文言文及翻译【经】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夏四月甲午,地震。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
-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
- 《管仲论》选自选自《古文观止》。作者苏洵,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
- 文言文《少年游》赏析少年游点评:清宵游乐归来,馀兴未已。词人感到,生活中还是有值得回味的事儿的。在王国维词中,颇有这种峻爽豪宕之作。下半阕情
- 王冕故事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也。深沈有干局。梁新渝侯萧映为郡将,召为主簿。卢子略之反也,恪拒战有功,除中兵参军。高祖与恪同郡,情好甚暱,萧映卒后
- 三国志原文:刘放,字子弃,涿郡人。汉广阳顺王子西乡侯宏后也。历郡纲纪,举孝廉。遭世大乱,时渔阳王松据其土,放往依之。太祖克冀州,放说松曰:“
-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
- 形骸之外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
- 《唐诗宋词精选》选集卷三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厌难觉。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