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26 01:47:12 

标签: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3、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只(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著称。

7、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一食:吃一顿。食,吃。

9、或:有时。

10、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2、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3、食马者:食,通“饲”,喂。

14、其:指千里马,代词

15、是:这样,指示代词。

16、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7、能:本领

18、足:足够。

19、才、:才能。

20、美:美好的素质。

21、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2、且:犹,尚且。

23、欲:想要。

24、等:等同,一样。

25、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6、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7、求:要求。

28、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29、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0、食之:食,通“饲”,喂。

31、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

32、鸣:马嘶。

33、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4、执:拿。

35、策:马鞭。

36、临:面对。

37、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8、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39、其(2):恐怕,表推测语气。

40、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1、知:懂得,了解,认识。

4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43、食马者:指不懂得重用人才的官吏。

44、伯乐:贤明的君主,懂得如何重用人才。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采薇文言文及翻译拼音《采薇》是《诗经》的《小雅》一章,是一首描述战争的史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采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
  •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
  • 《百家姓陶》文言文历史来源及家族名人历史来源一 ; 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上古有陶唐氏 ( 尧帝 ),居于陶邑 ( 山东定陶县 ) ,
  • 文言文以及答案-余忆童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
  • 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拼音:fāng部首:方部首笔画:4总笔画:4笔顺:捺横折撇【详细释义】fāng①<名>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译文及注释《与朱元思书》是初中生必学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
  •  《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 文言文阅读甲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 尊师重教文言文的翻译导语:“尊师重教”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
  • 真德秀原文:某愿与同僚各以四事自勉,而为民去其十害。何谓四事?曰:律已以严: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如蒙
  • 清史稿原文:白镕,字小山,顺天通州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福建乡试。十八年,大考二等,擢赞善。督安徽学政,诏密询地方利弊,疏言
  • 《三人成虎》文言文及注解《三人成虎》文言文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
  • 赵普文言文原文翻译原文:《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
  •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高兴。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4.燕王诚
  • 文言文练习题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王武恭公德用①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②,乃罢枢密③,出镇④。又
  • 文言文《清史稿·李清时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
  • 文言文《山之叟》试题及答案山之叟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
  • 欧阳修《文惩范公神道碑铭》原文及译文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 清史稿原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粤寇扰皖北,以禀生与其弟树珊、树屏治团杀贼。复越境出击,连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而太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