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学舟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23 16:11:04
楚人学舟文言文翻译
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小编整理了楚人学舟文言文翻译,欢迎欣赏与借鉴。
原文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译文
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驾船调头、转弯,还是快慢、缓急,只听船师傅的`。因此,他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于是他认为学尽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上了危险,他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注释
1.楚:楚国(古国名)
2.操:操纵,这里指驾船
3.折:调头
4.旋:转弯
5.疾:快
6.徐:慢慢地
7.惟:只,仅仅
8.乃:于是就
9.舟师:传授驾船技术的人
10.是:凡是,任何
11.渚:水中小洲
12.尽:全部
13.遽: [jù ]急忙
14.谢:辞别
15.椎:用椎敲,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16.亟:立即,突然
17.犯:碰到
18.遂:于是就
19.径:径直
20.顾:张望
21.四顾:四周张望
22.柁:通假字同“舵”
道理
1.学会一门知识或一种技术,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刚入门就以为掌握了一切,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
2.学无止境,不要因为自己学了些皮毛就骄傲自满,否则会犯下大错。
3.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不能略有新知就骄傲自满,略有进步就妄自尊大,否则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4楚人学舟告诉人们工作、学习不能浅尝辄止 (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5.不能过于自满,要虚心学习,才会得到更多的本领
6.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应该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原文:济南郡方山之南有明镜石焉,方三丈余也。山魅行状,了了然著镜中,莫之遁。至南燕时,山魅恶其照也,而漆之俾弗明。自镜石漆而山魅昼炽,人足扫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应考策略纵观近年来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所选语段多以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课外阅读多选浅显易
-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节选文言文阅读理解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
- 袁枚原文: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公眉目
- 吕氏春秋原文: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愈寒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
- 《报任安书》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导语:《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
- 《明史·孔克仁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孔克仁,句容人。由行省都事进郎中。尝偕宋濂侍太祖,太祖数与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事。陈友谅既灭,太祖志
- 文言文常见代词【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
- 李白的诗《古朗月行》鉴赏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注释]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今译]小时
- 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随着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变革,高考语文也便随着作出相应的改变,而在高考试卷中针对于文言文的考查,也有着日新月异
- 《晏子春秋》寓言故事原文: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
- 七年级文言文日常考点练习-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 辽史原文:王庭筠字子端,辽东人。生未期,视书识十七字。七岁学诗,十一岁赋全题。稍长,涿郡王倚一见,期以国士。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恩州军事判
- 《百家姓.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石》作者:佚名历史来源「石」源出: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
-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整理《文言文两则》1、背诵课文,默写。2、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
- 梦溪笔谈芸香辟蠧(du 蛀虫的意思) 原文 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
-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及赏析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
- 宋史原文: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擢进士第一,起家将作临丞、通判襄州。还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黯自以年少遭遇,
-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