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放桀文言文及译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16 08:25:10
标签:
汤放桀文言文及译文
【原文】
汤放桀
《孟子》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真的有这些事件吗?”
孟子答:“史料中有这种记载。”
宣王问:“臣子犯上杀死君主,行吗?”
孟子答:“破坏仁的`人叫做‘贼’,破坏义的人叫做‘残’,毁仁害义的残贼,叫做“du6*夫”。(人们)只听说把du6*夫纣处死了,却没有听说是君主被(臣下)杀害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
- 明史原文: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宪书记
- 《北山移文》是一篇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北山移文》是一篇讽刺性的文章,旨在揭露和讽刺那些伪装隐居以求利禄的文人。作者孔稚珪(447—50
- 《满井游记》文言文翻译《满井游记》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备考知识1、道①本义,道路。②规律,道理。③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
-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③视之,曰:“弗古
-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①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
- 高考文言文复习冲刺策略在高三复习迎考中,许多学生不太喜欢或很少“朗读”文言文,所以,绝大数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即对语意及用法所产生的直觉感
- 明史原文: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初,改户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调吏部,历验封郎中。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默执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翼而飞,毛而走,呿①而言,此三
- 隋书原文:赵仲卿,天水陇西人也。父刚,周大将军。仲卿性粗暴,有膂力,周齐王宪甚礼之。从击齐,攻临秦、统戎、威远、伏龙、张壁等五城,尽平之。以
- 司马光《资治通鉴》原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 文言文阅读题:文化经典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
- 新元史原文:徐泰亨,字和甫,其先衢州龙游人,后徙余杭。泰亨性警敏,用举者试平江州掾,岁满,署归安县典史。白云宗沈明仁,冒名爵,官吏畏之。沈有
- 宋史原文:王随,字子正,河南人,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为京西转运副使,陛辞、且言曰:“臣父母家洛中,乃在所部,得奉汤药,圣主之泽
- 马说文言文翻译《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马
- 傅弈传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①入井,是何祥也?”弈对曰:
- 高一语文文言文过关检测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加以解释。(6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 卢肇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
- 贞观政要原文: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