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07:10:03 

标签:

新唐书

原文:

高祖生于长安,性宽仁,袭封唐公。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以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大业中,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杨玄感将反,其兄弟从征辽者皆逃归,高祖先觉以闻。炀帝遽班师,以高祖为弘化留守,以御玄感,诏关右诸郡兵皆受高祖节度。
十一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突厥犯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见高祖,疑不敢战,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十三年,拜大原留守,击高阳历山飞贼甄翟儿于西河,破之。是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而所在盗贼益多,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无功,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炀帝复驰使者救止高祖,其事遂已。
是时,刘武周起马邑,攻汾阳宫,高祖乃集将吏告曰:“今吾为留守,而贼据离宫.纵贼不诛,罪当死。然出兵必待报,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将吏皆曰:“国家之利可专者,公也。”高祖曰:“善。”乃募兵,旬日间得众一万。
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五月甲子,高祖及威、君雅视事,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君雅反,即坐上执之。丙寅,突厥犯边,高祖令军中曰:“人告威、君雅召突厥,今其果然。”遂杀之以起兵。
(节选自《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有删节)

译文/翻译:

高祖(李渊)在长安出生,性情宽厚仁慈,袭位封为唐国公。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高祖的姨母,因此隋文帝与高祖之间相互亲近友爱。大业年间,隋炀帝征讨辽东,派高祖在怀远镇督运军粮。杨玄感将要谋反,随从隋炀帝征讨辽东的兄弟们都逃回,高祖事前察觉,禀报隋炀帝。隋场帝立即率军返回,调高祖任弘化留守来抵御杨玄感,并诏令关右诸鄙军队都受高祖调度指挥。
大业十一年,高祖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还击龙门的威寇母端儿,射七十箭全部命中,贼寇败速,高祖收聚赋寇尸体垒高示众,从尸体上尽数收得所射的箭。又攻打绛州寇柴保昌,降服其部众数万人。定展侵犯边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拳迎击。腈军兵少,不能抵街敌人,高祖挑选两千精锐骑兵作为流动部队,宿营、饮食随水就草,习俗如同突质,并射箭捕猎纵马驰特,以示兵力悠用有余,另外选择擅长射箭的士兵理伏下来,作为出奇制胜的军队。敌寇遇见高祖,疑感不敢突战,高祖趁机攻击他们,突厥军大败而逃。
大业十三年,高祖被授予太原留守,在西河攻打高阳历山的贼寇数程儿,攻破藏军。这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寇四起。高祖的儿子牵世民料定隋朝必定灭亡,暗中交结豪杰,招纳逃亡人士,与晋阳县令刘文静谋划夺取天下。计谋已经决定.但高租不知道实际情况,李世民想把实情告诉他,又怕自己说的不被高祖采纳。高祖担任太原留守,兼任晋阳宫监,他所交好的宾客裴寂任晋阳宫制监,李世民暗中与裴寂谋划。高祖到装寂家饮酒,等到高祖酒兴正浓、心情悠闹舒畅的时候,装寂把夺取天下的决策告诉他,高祖大惊。李世民趁机也进来禀告这件事,高祖起初假装不答应,要抓李世民送到官府,不久后答应了他,说∶“我爱护你,难道忍心告发你吗?“但是高祖没有发动兵变。他所在地区的盗贼越来越多,突厥屡次侵犯边境,高祖出兵不见功效,隋炀帝派使臣来抓高祖到江都,高祖十分恐误。李世民说;“形势危急了,可以行动!“随即隋炀帝又派使臣快马赶来故免了高祖,高祖起兵发难的事情于是停止。
这时,刘武周在马邑起兵,攻打汾阳宫,高祖于是召集众将领、吏属,告诉他们∶“如今我担任留守,如果贼寇攻占了皇帝的离宫,即使贼寇不杀我等,我等论罪也该受死。但要出兵迎击,必定等待朝廷回复,现在江都交通阻隔,路途遥远,延迟了时间怎么办?“众将吏都说∶“国家的利益大事,现在能独自决断的人是您。“高祖说∶“好。“于是招募士兵,十天时间招得一万人。
副留守虎贵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看见士兵大规模集结,疑心有事要发生,图谋趁着在晋祠求雨的机会来除掉高祖。高祖察觉到他们的阴谋,便暗地做了防备。五月甲子那一天,高祖和王威、高君雅一道办理公务,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指控王威、高君雅谋反,高祖当即在座位上抓捕了他们。丙寅那一天,突厥进犯边境,高祖传令军中说∶“有人告发王威、高君雅招来突厥,现证实他们果然这样。“于是杀了王、高二人趁势起兵。
《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吴汝纶原文:孙况、扬雄,世传所称大贤,其著书皆以成名乎后世。而孙卿书称说春申,《法言》叹安汉公①之懿,皆干世论之不韪,载而以告万世者,世以此
  • 经典文言文《诉衷情》赏析诉衷情陆 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大全鉴赏【小学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张籍,《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之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 ,_____
  • 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试题,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好文言文内容,小编特意整理了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供同学们学习!一、人
  • 鲍鱼之肆文言文翻译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鲍鱼之肆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原文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
  • 唐语林原文:李师古跋扈,惮杜黄裳为相,未敢失礼。乃命一干吏,寄钱数千绳,并车子一乘,亦近直千缗(mín)。使者未敢入,乃于宅门伺候累日。有舆
  • 秦废封建苏轼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
  • 泛淮陈师道文言文阅读泛淮①陈师道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注】①陈师
  •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
  • 沈复《童趣》文言现象《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文言散文,下面整理了一些《童趣》的文言现象,欢迎大家阅读学习!特殊语句翻译倒装句式(1)
  • 与吴骏公书①侯方域②十月朔日,域再拜致书骏公学士阁下:域凡驽不材,年垂四十,无所表见,然辱学士交游之末者,自甲戌以来,今且二十年矣。是时学士
  • 《贾谊论》文言文翻译贾谊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文帝时期的政治家贾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谊论》文言
  • 课内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解析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
  • 中学生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材料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倡导古文
  • 黄宗羲原文: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
  • 《本草纲目草部蛇床》文言文作者:李时珍释名亦名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阳事不起。用蛇床子、五味子、菟丝子,等分为
  • 花云传文言文赏析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
  • 岳珂《义騟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义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开禧间,成以卒从戎四方山,屡战有功,稍迁将候骑。成徇地至花靥,见病騟焉,疥
  • 洪迈《容斋随笔》原文:竹鸡之性,遇其俦①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